研究生培养

梁媛

  • 职称:副教授/硕士生导师
  • 研究方向:文化旅游,文化人类学,非物质文化遗产,民族艺术等

个人介绍

教育背景

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,社会学博士后。

获奖情况

1.入选“兴滇英才计划”青年人才专项,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宋庆龄基金会女性创新与梦想奖学金、学业奖学金、优秀教育工作者、课堂教学优秀教师、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。

2.指导学生获得外观专利多项,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两项,荣获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赛事省级以上奖励多项,获得SRTP立项多项。

社会兼职

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专家智库。曾担任云南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,长水中心学校支教教师,兼职导游,《中国少年报》、《春城晚报》、《滇池晨报》、《民族少年》等刊物特约记者。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期刊编委。

研究成果

一、主持课题:

1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:《国家、社会、家庭三维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手工艺传承与文化再生产研究》;

2.云南省“兴滇英才计划”青年人才项目专项:从“指尖技艺”到“指尖经济”——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与赋能文化振兴的人类学研究;

3.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培育项目:《“守”艺人与“守”艺社会——喀什土陶社会生命的民族志研究》;

4.云南大学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项目:《少数民族文化的乡村旅游开发前提——富民县小水井和芭蕉箐两个苗族村的比较分析》。

二、核心期刊论文发表

1.梁媛:《喀什老城空间改造中的文旅融合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》,《思想战线》,2020年第5期,CSSCI;

2.梁媛:《从经济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:传统手工艺传承与老城区社会整合——以喀什土陶为例》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0年第6期,CSSCI;

3.梁媛,张玲玲:《化土为器——喀什土陶文化生产中的情感物化与物的情感化》,《青海民族研究》,CSSCI,2024年第1期;

4.梁媛,常俐丽:《喀什土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》,《农业考古》,中文核心期刊,2025年第3期;

5.梁媛:《从“物品”到“艺术品”——过程相对主义视域下的文化生产》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》,CSSCI,2025年。

教授课程

《民俗学》、《文化史》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》、《文化产品创意学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