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日,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“政忆芳华·共筑新程”校友值年返校活动,本次活动有行管06-1班、事业11-1班等10余个班级的校友重返母校,与师生共忆青春、共话成长,为学院发展注入动能。

上午,“政系同窗·财忆初心”校友座谈会在逸夫楼923会议室召开。院长缪小林、党委书记王晓芬、副处级组织员杨燕红,财税系主任袁娇、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主任木薇,学生管理科科长饶篁、学院辅导员及参会校友所在班级班主任代表出席。会议由副院长和立道主持。

会上,缪小林院长向从各地、各行业归来的校友表示了热烈欢迎。他以“传承与创新”为主题做了汇报,指出学院自1979年财政系创办以来,46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“政管人”的努力,学院今后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也需要校友们的大力支持,希望学院和校友能够双向奔赴,共同为践行“传承公共精神,服务边疆治理”的理念而奋斗。

学院党委书记王晓芬表示,学院永远是校友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,希望大家能以此次返校为新的契机,进一步加强与母校、与老师、与同学之间的联系,多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、传经送宝,助力学弟学妹们的成长。同时也能积极整合资源,在政产学研合作、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与学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,携手共进,实现校友与学院发展的同频共振。学院也将持续关注每一位校友的成长与发展,尽力为大家提供支持和帮助。

“青春回溯”环节,行管06-1班的李杰浩校友回忆起在学校的经历,他表示自己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情感,在校期间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,让自己在学习之余得到了锻炼,在校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至今仍然受用,工作后遇到云财的校友都会多一份特殊的情感,希望学院越来越好,今后也会力所能及支持学院工作。事业11-1班校友谭鹏谈到,在学院每一届的学长学姐都会把学习经验、工作经验传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,如今这份奋斗和传承的精神依然存在,希望学院发展得更好。在场的其他校友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校园的青春记忆。
午后,学院组织校友漫步校园,从马克思雕像到彩色球场,从图书馆到凌云楼,从少数民族财会博物馆到校史馆,校友们感受着学校的发展和变化。活动期间,学院同步启动“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校友联络库”建设,通过《校友联络库信息登记表》收集校友基础信息、职业领域、合作意向等内容。其中超过80%的校友表示愿意参与“在校生就业指导”“行业经验分享”等后续活动。
此次校友返校活动,不仅是一场青春的重逢,更搭建了“情感联结、专业对话、资源联动”的平台。未来,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将持续以校友为纽带,深化政企校合作,在“传承公共精神,服务边疆治理”的道路上携手前行,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“政管力量”。